數字化轉型機遇推動智能制造升級
來源:智樂迪 發布時間:2020-12-24 瀏覽人次:0
數字化轉型機遇推動智能制造升級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應用,尤其是5G時代的到來,制造業迎來了數字化轉型機遇,而這將進一步促進智能制造的升級提效。
近日,在“創新驅動價值智能——中英產業數字化與智能制造”數博論壇上,來自中英兩國智造科技領域的專家及企業代表,圍繞產業數字化與智能制造主題,就智能制造發展升級路徑、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新思路及新模式進行了深入探討。
加快布局工業互聯網
回顧制造業發展狀況,與會嘉賓們一致認為,5G時代到來以后,工業互聯網勢必成為各國未來應用開拓的主戰場。
當前,全球發達國家紛紛布局工業互聯網產業。德國政府基于機械、電子、自動控制和工業管理軟件等方面的優勢,推出了“工業4.0”國家計劃。法國政府先后推出“新工業法國”和“新工業法國Ⅱ”,布局數字制造、智能制造,帶動商業模式變革。此外,日本政府提出《日本:制造白皮書》,英國2017年發布產業戰略白皮書等。
可以預見,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已日益成為全球新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對未來工業發展產生全方位、深層次、革命性影響。
作為一家集標準研發、標準技術信息提供、產品測試、體系認證和商檢服務五大業務于一體的國際標準服務提供商,英國標準協會(BSI)在這方面已有相關經驗。BSI大中華區戰略合作總監Paulo Lopes在論壇上表示,在英國,眾多傳統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成為全面“智造”企業,借助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大數據技術手段,讓原本冰冷的機械工廠“鏈接”起來。
BSI曾在英國做過一個關于傳統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受益程度的專業調查,研究新興技術究竟給傳統生產制造過程帶來了哪些“便利”。調查結果顯示,“數字化”的結果不僅提高生產利潤、降低人工耗時、提升客戶體驗、優化產品質量,同時,因為大量數據的產生和利用,讓企業生產鏈得以有序健康持續的運轉。
這些“數據”生成的信息,讓管理者可以隨時掌握企業的運行狀況、市場競爭力及其在全球范圍內的水平。工廠的機器在大數據的“馴化”下越來越智能,防患于未然。
促進傳統企業與新興技術融合
近年來,英國能源公司伍德集團在發展中引進了數字化戰略。伍德集團自動化控制智能運營負責人Preben Nielsen介紹,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崛起,傳統企業要想在全球化浪潮中占得一席之地,就要迅速精準地將新興技術融合到自有產業,讓技術服務產業,激發新動能,創造新價值。
“像物聯網這樣的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具有變革性作用,尤其是在增加生產效率、提升生產安全性、強化企業可持續性發展方面。”Preben Nielsen說。
全球軟件及咨詢公司ThoughtWorks近年來服務了不少傳統企業。他們用科技驅動商業變革,針對客戶數字化轉型需求提供專業的技術解決方案,同樣積累了豐富的產業數字化經驗。
“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從‘預測’和‘重塑’兩方面改造甚至顛覆傳統制造業。” ThoughtWorks中國區創新總監肖然說,新興技術問世前,單憑人力經驗是無法預知很多工業情形的,比如設備失效,只能等待問題出現后才能被動解決。
但智能技術的應用,讓人們可以通過數據和趨勢去預測各種情形的發生可能性,從而進行動態的干預,讓整個生產過程更加高效和流暢。肖然指出:“這樣的應用積少成多,逐漸產生累積效應,重塑整個產業鏈。”
對比中英,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得益于相對完整的第二、三次工業革命,歐美制造業的信息系統相對完善,基礎較好,但在消費者互聯網的發展上卻落后于中國。而在中國,很多制造企業的信息系統基礎薄弱,雖然消費側的觸達非常好,但連接生產側卻十分困難。
肖然表示,想要真正打通產業鏈,形成產業互聯,中西方都面臨一個共性問題,那就是如何實現消費者和工業生產全鏈條的互聯互通。
新基建助推產業數字化
新基建概念的提出,為各行各業發展帶來了新動力。工程顧問與城市咨詢領域的奧雅納(ARUP)工程咨詢公司副董事汪洋表示,新基建是國家在新形勢下的經濟發展引擎,基于5G技術、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的新基建與傳統基建緊密結合,將形成創新的智慧城市范例。
“中國是制造業大國,在工業企業信息化、數據化、數據創新領域,可以做的事情還很多,同時面臨的困難也不少;制造業并不是信息化發達的行業,數據的收集及應用還處在初級階段。” 永洪科技公司戰略客戶部總經理楊紅梅說。
對于仍未實現數據化的制造業企業,楊紅梅建議,需要從上而下形成整體的大數據意識;在進一步采集數據后,要從生產的全流程進行數據分析,助力企業作出更科學的決策,從而降低企業成本,提升運營能力。
隨著新基建的不斷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前沿技術必將廣泛應用于企業的各個方面。中發智造國際合作中心總經理杜衛濱說:“新一代信息技術產生的直接效益,使得數據傳輸更快,大數據的智能應用場景越來越多,諸多行業都大幅度提升了效率,釋放了強大行業動能。同時,企業及城市管理者也將以更低的成本獲得精準信息,通過數據分析作出預判和決策,實現‘智’造‘智’理。”